可穿戴設備,準確的說,是智能可穿戴計算機,“可穿戴設備之父”--Steve Mann在《可穿戴計算機的定義》中的明確定義:“可穿戴計算機應該是持續的,它總是處于工作、待機或可儲存狀態;可穿戴計算機應該主動提供服務,增強人的感知能力;同時它應該能夠過濾掉無用的信息?!?br/>可穿戴設備是指應用穿戴式技術對人們日常的穿戴進行智能化配置,將各種傳感器、識別、連接和云服務等,植入到人們的眼鏡、手表、手環、服飾、鞋襪等日常穿戴中,從而實現用戶感知能力的拓展,而且設備外形美觀時尚,易于佩戴。目前市面上較為常見的的可穿戴設備主要集中在用戶的頭部、手腕或腳部等容易注意到的地方。
可穿戴設備的基本操作屬性
持續性(Constancy):可穿戴設備是一直保持運行狀態的,時刻都在與用戶交互。例如,智能手表會時刻記錄用戶的運動數據,顯示用戶的運動進展情況,而同樣的運動數據記錄,用手機則麻煩的多,大部分手機需要解鎖才能達到交互,所以可穿戴設備真正實現了信號流“從人到設備,從設備到人”。
增強性(Augmentation):用戶在做事情時,可穿戴設備可同時運行并為用戶服務。目前有很多應用都可以利用可穿戴設備大大增強用戶的感官,還能借助分析數據提高辦事效率。
調解性(Mediation):可穿戴設備真正實現人與設備的一體化。手機/平板是手持設備,而可穿戴設備是可以成為身體裝備的,設備通過與肌膚接觸,測量人體生理指標,真正實現人與設備的一體化。另外可穿戴設備可以過濾一些用戶不愿看到的信號,比如廣告,然后用一種溫和的方式慢慢地改變著用戶對現實的認知。
隱私性(Privacy):可穿戴設備可以像用戶日常穿著的衣服一樣保護我們的隱私。電腦/手機隱私信息有可能被人窺探,可穿戴設備的隱私受到保護,未經用戶允許,其他人不能操作。
可穿戴設備的基本屬性
不霸占用戶注意力:電腦和手機很容易長時間侵占用戶的大部分的注意力,而可穿戴設備對用戶而言,交互式用來調解感官能力的,穿戴一段時間后,用戶會逐漸忽略設備的存在。
不限制用戶:用戶在使用可穿戴設備時是不受限制的,同時做更多事情,例如用戶可以在跑步的時候使用設備,而設備并不會對你的跑步產生影響。
可被用戶控制:可穿戴設備在自動化運行時,用戶依然可以隨時控制這些設備。
與他人交流:可穿戴設備不僅能滿足用戶個人與設備的交互,還能作為一種媒介,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交流。